
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样品进行扫描并成像,以达到表征物质微观形貌的目的的新型电子光学仪器。
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具有高分辨率、大景深、高保真度等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、材料科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显微研究。 正是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具有如此优越的成像效果和如此广泛的应用,在未知成分分析领域,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
本文主要分享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在未知成分分析领域的应用。
粘土矿物的表征
粘土矿物是指主要含铝、镁的含水层状硅酸盐矿物,包括膨润土、高岭土、蛭石、海泡石、伊利石、坡缕石、沸石、硅藻土、凹凸棒土等。 常规粘土矿物成分主要通过XRD晶型来区分,但对于混合粘土矿物,XRD分析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。 由于大多数粘土矿物具有特殊的显微形态,对混合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成像分析,往往可以快速识别样品中的粘土矿物。
图1 混合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谱图
图 1 是混合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(SEM) 光谱图。 样品主要为两种粘土:长柱状粘土和块状粘土。 为了准确分析两种粘土的组成,通过提高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对两种粘土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。
图2长管状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谱图
图2是长管状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谱图,如图 图中长管状粘土具有多孔网络结构,根据其粘土微观形态可推测样品中的长管状粘土为硅藻土。
图3块状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谱图
图3是块状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谱图,如图粘土有棒状 状结构,根据粘土的微观形貌推测样品中的块状粘土为凹凸棒土。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成像分析,我们可以快速分析出混合粘土主要由硅藻土和凹凸棒石组成。 对于一些复杂的混合体系,特别是非均质体系的混合粘土矿物,我们可以通过筛分、目视、洗涤等不同方法将其分离纯化,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对纯化后的矿土进行分析。 全方位成像分析作为快速识别粘土矿物成分的数据基础。
异物分析
异物分析是未知物成分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 通过对异物的成分分析,往往可以很快的找到异物产生的原因,并准确的得到解决的办法。 然而,传统的异物斑点往往很小,提取和分析难度大,最终得到的异物成分往往不直观准确。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的成像分析可以在不破坏异物点的情况下,为异物点的成分分析提供直观的线索和依据。
图4原纸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光谱
图5发霉原纸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光谱
图6灰尘扫描 原纸SEM图谱
图7 油渍原纸扫描电镜图
图4-7为原纸扫描电镜图 具有不同的异物(SEM)光谱。
如图4所示,对于无明显异物的原纸,其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和树脂,表面无明显其他成分。
如图5所示,对于发霉的原纸,表面会出现明显的霉斑和霉斑。
如图6所示,对于尘土飞扬的原纸,表面会出现明显的颗粒状异物(主要是硅酸盐土和金属氧化物),有些尘土飞扬的原纸还会出现一些其他形态的异物 对不同形态的物质分别进行元素和光谱分析,可以快速、准确地确定各种形态异物的成分。
如图7所示,对于有油渍的原纸,异物一般直接浸入原纸中,其表面形貌不会发生较大变化。 这时就需要对原纸中的油渍进行分离纯化,进行相关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异物的成分。 综上所述,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光谱图对含有异物的原纸进行成像分析,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异物的相关信息,为异物成分分析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。 后期。
当然,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在未知成分分析领域的应用远不止于此。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可以在失效样品的失效点分析、天然聚合物的鉴定和纳米材料的分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