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华财经南京4月11日电(记者孙寅)平台更加多元化、产品服务更加绿色化、“一带一路”市场更加火爆……作为外资新业态 贸易方面,跨境电子商务继续快速增长。 与此同时,新的趋势和特点不断涌现。 但业内人士指出,跨境电商在发展初期也面临一些“阻力”,需要品牌、人才、税收、物流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,以及联动 以及各方的协调。
跨境电商呈现新趋势
一是渠道平台更加多元化。
亚马逊、eBay、Wish等平台在欧美市场发展相对成熟,是跨境电商选择的重点渠道。 如江苏无锡、苏州等地与亚马逊等平台签订合作项目,为当地卖家提供跨境电商相关服务。 但随着国际环境和市场的变化,以及国内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,押注欧美成熟电商平台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。 例如,亚马逊经历了无数次商店关闭、改变规则和提高服务费。
在此背景下,抖音、独立站等渠道越来越受到国内卖家的重视。 例如,位于无锡跨境贸易综合试验区的“一带一路”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在规划二期项目。 未来将引导和服务园区内企业向多平台或独立站模式发展。
其次,“一带一路”市场备受关注。
“东南亚有很多华人,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产品更有认同感。” 无锡易跨境孵化器有限公司CMO曹琳表示,她非常看好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市场潜力。
南京快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,深耕跨境电商领域多年。 在专注欧美市场的同时,也在积极开拓“一带一路”跨境电商市场。 2022年,公司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将达到621万美元,同比增长15.6%,主要包括电子配件、服装鞋帽、家居用品等。 其中,出口到马来西亚、俄罗斯和泰国的商品占比分别为56%、21%和16%。
“我们也意识到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,2020年6月,我们收购了一家比较成熟的电商公司,做韩国市场的跨境电商。 主要出口品类为日用品、饰品、鞋帽、电子配件等。 中旅南京分公司跨境电商物流业务负责人朱立强介绍。
分众科技旗下中国制造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外贸全链路服务 . 4月10日,中国制造新增印地语、泰语、土耳其语、越南语、印尼语5个小语种网站,为中国供应商提供本地化语言支持。
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上述5个小语种国家2022年将从中国进口超过4000亿美元。“在中国制造平台上,每10个采购商就有1个来自这5个语言国家,潜在商机巨大 ”中国制造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陆毅说。
此外,绿色认证提升了贸易话语权。
近年来, 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,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。 拥有国际环保认证将更有利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。
在刚刚结束的日本东京时装产业展上,绿色环保的概念受到了更多的关注。 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,如果拥有OCS、GOTS、BCI、OEKO-TEX等业内常见的认证,更容易获得国外采购商的关注。
“这意味着,只有不断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,中国供应商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的话语权,打破国外‘绿色壁垒’,形成中国制造参与 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。” 中国制造总裁李雷表示。
关爱增长需要多方共同支持
跨境电商不同于传统贸易,作为一种新业态 和模式,面临着多方面的新挑战和新问题:企业管理、营销策略等软性需求成倍增长;海外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碎片化。
“很多贸易公司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,包括寻找客户、开发客户,尤其是海外客户等等。”无锡易跨境孵化器有限公司CFO彭曦指出。
同时,通过跨境电商销售到海外的产品总体上还是比较低端的,品牌附加值不高,曹林认为应该加入品牌孵化 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,尤其是在贴牌贸易失去竞争力的情况下。 只有通过策划、设计、陪跑、孵化等一系列支持,白牌才能升级为品牌,高端制造发展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。
上述多位受访者向新华财经表示,希望国家和省市各级在人才培训、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。 政策、物流建设。
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。 建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,扩大培训范围,完善培训体系,优化培训模式,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。
二是完善税收政策。 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相对滞后,需要统筹内外政策,加大规划对接和信息交流力度。
三是加快物流建设。 建立海外仓、独立站,打造数字化跨境物流,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。 建议政府为跨境电商物流建设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,缓解经营压力。
编辑:谭锐
声明:新华财经是由新华社承办的全国性财经信息平台。 在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